质控指导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主任
手机:18997159111
电话:0971-8267245
传真:0971-8267245
邮件:45859756@qq.com
邮政编码:810000
地址:西宁市南大街55号

SLIPA 喉罩气道导管
点击次数:6256
- 发布时间:2014-12-04 17:23:43
- SLIPA 喉罩气道导管
描述
一、技术背景 | 对于麻醉科和急诊科医生来讲,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喉罩被发明之前至少70年的时间里,气管插管是维持全身麻醉患者呼吸道通畅的唯一选择。气管插管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呼吸道建立方法,这种方法的普及使得麻醉技术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同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最主要是较难迅速而熟练地将管道插入,即使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生操作,也会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可能出现操作困难,通常这种情况会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另外,气管插管还有误插入食管或插入过深造成单侧肺通气、对病人刺激强烈等缺陷。 直到1981年英国麻醉医生Brain发明了标准喉罩通气道(第一代)并于1988年正式投入市场后,呼吸道的管理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喉罩是一种对病人刺激甚微且安全有效的气道通气器械,能快速、方便地为病人建立一个呼吸通道。凭借其在处理普通和困难气道时的优异表现,现已成为和气管插管及面罩并列的几种常用呼吸道通气处理装置。在多年临床使用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喉罩:标准型、引导气管插管型和食管引流型,即我们常说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喉罩,它们都是以硅橡胶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美国、西欧的一些国家喉罩已经取代气管插管成为主流的维持气道畅通的医疗器械。 喉罩的大量应用解决了很多临床实际问题,但硅橡胶喉罩同样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不能完全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有报道称术中小量反流的发生率可高达25%。所以,反流误吸问题的解决与否已成为决定喉上通气装置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另外,在较长时间手术中,因充气过度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弥散而使标准充气罩内压过高,从而有可能造成咽部粘膜缺血性损害、舌充血和舌神经损伤,并有可能增加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 很多业内专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英国麻醉医生Don Miller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设计,终于在2000年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并制成了早期的SLIPA通气道。随后,于2002年9月在Durban举行的非州医学大会上,正式推出了SLIPA通气道,并很快被南非麻醉科医师所选用。改进后的SLIPA通气道最终由SLIPA医疗有限公司在2004年6月推向市场,2005年秋季,在全球最著名的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医疗器械展会上,SLIPA喉罩气道导管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SLIPA喉罩,正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肯定和推崇。 2007年,SLIPA喉罩气道导管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麻醉医生实现安全的气道管理。 这一切,都标志着人工气道领域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
二、设计理念 | SLIPA喉罩气道导管系根据咽部结构由特殊材料吹制塑形而成,外型简洁,虽然没有充气罩,但在使用中仍然能够获得良好的呼吸道密封,可用于正压通气和自主呼吸。 从整体上看,SLIPA喉罩气道导管就像是一只人脚,但在足尖、足背和足跟处有不同形状的突起。为了尽可能降低反流误吸的风险,SLIPA喉罩的前部设计有一个可容纳50 ml反流液体的空腔,所以其前端突起就象是“足趾”一样。当SLIPA喉罩位于正确位置时,其前端突起正好位于食管开口内,从而可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连接SLIPA 喉罩前部和后面导管的桥接部分,也就是在“足背”处也有一个突起,其设计目的是密封舌根组织,以获得足够的呼吸道密封压。在SLIPA喉罩后端,即“足跟”的位置有另外一个突起。这个突起的作用是使SLIPA喉罩稳定在鼻咽和食管之间。由于SLIPA 喉罩形状完全符合咽腔内表面结构,所以无需充气罩即可获得足够的呼吸道密封性。 足趾处的突起小于桥接部分(足背处)的突起,在两个突起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凹陷。研究证实,该凹陷部位与舌骨尖的位置相一致。该设计的目的是减小此易损解剖部位的压力,可预防因压迫所致的舌下神经损伤。另外,由于SLIPA喉罩无充气囊并且外形符合咽部解剖结构,所以亦可预防扩张食管上端而导致喉返神经损伤。但是,这些神经损伤并发症却可能发生在应用带充气罩的标准喉罩时,因为充气后的近端更靠近舌骨,并且其远端进入食管上端更深。由于没有充气罩,所以SLIPA通气道较标准喉罩具有更多的型号,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体型患者的咽部解剖结构,从而获得可靠的呼吸道密封性并实施正压通气。 |
三、主要特点 |
1、反流误吸保护—独创的反流液体收集腔,可容纳50ml液体,将误吸风险降到最小; 2、无需充气—没有罩囊,无需充气,没有N2O、CO2弥散引发的罩囊压力增大的风险; 3、密封性佳—其解剖形状设计正好与咽喉部的弹性组织相吻合,在尺寸选择正确的情况下能达到平均25cmH2o以上的气道密封压; 4、 不损伤舌下神经—形状设计独特,没有过度充气而导致损伤舌下神经的风险; 5、 准确定位—SLIPA置入到位后有明显顿挫感,且位置固定,一般无需固定; 6、 通气时长—无需充气,无气体弥散,可获得更长的手术通气时间; 7、 方便而快捷地置入—材料特性,有一定的硬度且保持弹性,方便医务人员置入; 8、 单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可清洗 |
四、成长之路 |
1992年,英国麻醉医生Don Miller在采用LMA为施矫形外科手术的小儿实施麻醉时,有三例患者手术中反流误吸了含有胆汁的液体。同事也有类似的情况,Miller开始着手研发免充气型喉罩。 2000年, Don Miller发明了早期的“SLIPA”免充气型喉罩,完全颠覆了标准喉罩的设计理念。 2002年,Don Miller在德班举行的第2届非洲医学大会上推出“SLIPA”喉罩气道导管,很快被很多非洲医生所选用。 2003年,Don Miller创立SLIPA医疗有限公司,致力于制造和提供创新型呼吸道管理产品和技术,建立了“在保证提供优质产品的前提下,不断的适应医疗保健领域的快速发展”的经营理念。” 2004年,改进后定型的“SLIPA”喉罩气道导管最终由SLIPA 医疗有限公司正式推向全球市场。 2005年,在全球最知名的医疗器械展会—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医疗器械展会上,SLIPA喉罩气道导管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2007年,经过严格的考核,富善集团成为SLIPA医疗有限公司全球唯一指定生产商,生产的产品返销世界各地。 |
五、专家声音 |
Andre Boezaard 美国麻醉科教授(Ohio) 我用SLIPA进行长时间的麻醉通气,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很荣幸为一位心胸外科主任麻醉六小时,绝对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主治麻醉医生Leila Vincentl(意大利) “我们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测试SLIPA的产品,选用病人是外侧位(髋关节置换),因为外侧位通气的控制是有挑战的,除非是气管插管。我们的测试结果好,没有漏气,通气的控制很满意。” Dr Rob Raw,主治麻醉医生, (南非) “祝贺很特别的设计。我所使用的病人都很好,当病人有自主呼吸时,所有的病人置入很容易,通气容易控制,没有堵塞。然而我发现如需麻醉程面较深的时候,尺寸的大小将很重要。” 麻醉住院医师, 英国伦敦Guy's Hospital “我碰到一个疾病性肥胖的病人,通常使用的充气压力要比平时高,并有返流的风险。 我很自信的会使用SLIPA或PROSEAL 产品。如果只有LMA可选择的话,我不太可能采用置在口腔内的通气技术。” 发明者 唐纳德 米勒(Donald Miller) “在过去的四年内(2003 - 2007),300个病人中有五个肥胖病人我碰到使用ProSeal LMA失败但改用SLIPA成功了,因为是不同的密封机理和密封部位。 1000个病人中有4人使用LMA失败但改用SLIPA成功了。700个病人中有4人使用SLIPA失败但改用LMA成功了。 仅有1例这两种都失败,我必需改气管插管。” Peter Zimmermann, MD (德国) “甚至不用打气,密封性是那样好。 我们可以麻醉所有的病人达到10毫升/每公斤体重, 这是我们通常用气管查管才所达到的要求”。 Rosenblatt 医生,美国耶鲁大学,外科和麻醉科教授 “SLIPA 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产品,它是多优点通气道产品的其中一种, 这些产品将会越来越流行,我们正在目睹这一革命,因为它是非损伤性。 我们正在越来越少用气管插管,特别是在门诊和许多住院的病人。” |
六、相关下载 | SLIPA六大特点 点击下载 |
下一:可视喉镜